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汉英双语教学为特色,以汉语表达能力、语言分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切入点,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全面的汉语及语言学知识、文化知识,优秀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能从事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交流及其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可以兼跨的学科有教育学、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艺术学、宗教学、历史学等。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与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等,此外还有系列实践课程。通过国际、校际、跨院系、跨学科等方式,价值引领,技术赋能,强化了以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立体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态势。
办学条件
1.发展历程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设立于2006年,2007年首次招生,初名对外汉语专业,2012年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划,更为现名。2021年获批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3年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现为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学院始终重视专业建设与教学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师资力量日益强大,办学条件日趋完善。
2.师资队伍
本专业依托于外国语学院,与其它多个院系形成了横向的教科研合作与交流。现有在编授课教师20余人,外籍教师1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67%,多位专业教师获全国“语保先进个人”、市“文化英才”、市“最美社科工作者”、“教书育人楷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3.实习基地
专业重视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现有约旦费城大学孔子学院、萨摩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聊城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环球时报在线(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柬埔寨中英国际学校等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
办学特色
本专业初步形成了新型、立体、多维的“中文+”专业模式,与校内其它多个院系形成了横向的教学、科研合作与交流。专业聘请多名中英文兼职教师,突出了汉英双语教学与面向外国学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双元主导(英汉双语/双文化),多元交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互为支撑,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汉教人才。
办学成果
2007年以来,本专业累计招收本科生近800人。现四个年级共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180余人。本专业目前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近五年获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厅级、校级教科研项目多项,2023年专业教师获批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并获“表现突出的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称号。
专业坚持“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专业竞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创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中学西渐杯”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综合技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多次,在教育部语合中心“汉教英雄会”、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多项国家级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本专业学生培养质量高,众多学子推免或考取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安徽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得到培养单位和就业单位的高度认可。
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就业去向多样,择业范围宽广,主要有政府机关、中小学、各事业单位、国内知名企业、汉语培训机构、中文教师志愿者、公派汉语教师、自主创业、参军、国内外攻读研究生等。
招生计划:60人
专业精神:弘汉文以谐韵,尽教化之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