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教师科研能力水平,11月11日下午,大学外语教育教学团队系列讲座之一——“当代美国学术期刊中的孔子形象”专题讲座在8号楼311教室举办,本讲座邀请赵蕴萱老师担任主讲,全体团队成员参加。
近年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关孔子形象的研究开始成为哲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等不同社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赵老师基于自建的“孔子形象”语料库,利用语言学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设计明确的孔子形象分析框架,对孔子形象予以语言学的审视和研究。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1978-2018),当代美国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有关孔子或者儒学研究的文章所展示的孔子之概念实力形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孔子被塑造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楷模和道德代理人;孔子“仁”者形象深入人心;将儒家思想与西方宗教关联在一起,孔子形象被赋予宗教神学色彩;将孔子塑造为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齐名的哲学家。当代美国学术语境下,孔子所展示的孔子之心理评价形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孔子形象反映了当今东西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从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两国政治关系的晴雨表;孔子之即凡而圣的形象,孔子既有平凡的一面,也有他至圣的一面。通过观察、审视和思考当代美国学术期刊中的孔子形象,跳出自家固有的“文化圈子”,去获得“自知之明”,赵老师提出了从文本、传播主体和受众三个方面去考察孔子文化海外传播的整体思路。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根据赵蕴萱老师的研究思路,针对科研项目的选题展开了讨论,大家表示收获满满,开拓了思路,不再拘泥于教学或者纯语言学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