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刘风山教授在外院A208多媒体教室作了一场题为“美国梦还是美国噩梦“的学术报告。
刘教授以耶鲁大学一场公开课切入正题,根据“美国移民从东部到代表自由的西方”这一历史现象来讲述美国梦的变迁,通过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来探寻社会深层原因并对其深入剖析。而后来德达的解构思想和福柯的后解构理论则使二战后美国小说创作在文化思想上更有其时代特征。迫于当权者的压制,反叛运动层出不穷。其中,用反常行为表达对社会不满的Hippie Culture,反对政府将学生培养为国家服务的机器而展开的Student Movement等等,都确切地描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混乱状况。从另一个角度看来,现实与虚构界限的消失,解构主义倾向等小说的主要特点反映出了二战后美国的社会背景。最后刘教授还结合Black Humor对美国小说中的政治、种族歧视、伦理道德等话题进行了综述性的评论。
刘风山目前为山东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研博士后,主攻美国当代小说、美国黑人文学和美国女性小说。2002年硕士毕业后,主要担任本科阶段英语专业《美文学史与选读》及《综合英语》的教学工作,并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上百篇。同时还担任研究生阶段英语专业的《19-20世纪美国文学专题》、《美国文学》、《美国小说》、《文学导论》、《英美文学赏析》等课程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