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高校有组织科研的相关文件精神,提升“大创”项目申报质量,4月24日下午,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育学院)邀请外国语学院高级辅导员、副教授张晓冬于1#C201作题为《链接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深化“大创项目”赋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的讲座。此次讲座由科研秘书郑顺姬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出席。
郑顺姬老师对张晓冬老师应邀分享表示感谢,并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张晓冬老师现任外国语学院高级辅导员,分管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聊城大学创新创业教研室成员。曾指导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创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聊城大学人文社科项目重点项目1项等多项校级课题。
张晓冬老师从项目概况、类型与要求、申报程序、申报书撰写心得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大创”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原则,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其次,张晓冬老师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解读,强调要把“大创项目”实施与新文科建设相结合,培养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和中国未来的开创者。最后,在项目选题与申报上,张晓冬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从选题依据、申报程序、激励措施以及报销流程方面为各位老师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与会教师结合自己的选题和项目计划书撰写问题与张晓冬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大创项目”有了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为今后的项目申报和团队指导都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次讲座,为拟申报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激发了其创新思维与实践热情,也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创新创业活力,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审核 郑顺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