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护济南地域文化根脉,助力济南方言活态传承,7月17日,外国语学院鲁音传承服务队走进济南街头,围绕方言墙、方言文创等开展实践活动,探寻济南方言保护与传播新路径。
从印有 “济话怎讲” 等方言字样的书签,到融入现代谐音梗等方言元素的非遗手作,详细记录方言在文创产品中的呈现形式。调研发现,年轻群体对趣味方言文创接受度较高,为方言商业化传承提供思路。
活动中,服务队成员聚焦济南特色方言墙,以 “老师儿”“么儿”“杠赛来” 等词汇为切入点,与市民交流方言使用场景。来自济南的队员结合生活实例,分享 “拉呱”(聊天 )、“甜沫”(特色美食及方言叫法 )等背后的城市记忆,引发市民共鸣。队员们走访济南老街巷文创市集,挖掘方言文创载体。
本次活动顺利开展,通过“文化调研 + 文创探索”模式,精准梳理济南方言文化脉络、探索传承新路径,有效提高队员与市民对方言保护的重视,促进地域文化传承理念传播。队员们表示,将持续深耕山东方言保护,让乡音承载的文化基因融入现代生活,为地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审核 杨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