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山东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性转化,探索其赋能文旅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7月24日,外国语学院“鲁音传承服务队”于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针对当地方言特色与文旅场景应用进行了专项实地调研。
团队成员来到莱西市水集社区文化胡同景点,寻找相关的方言文化。在莱西市啤酒节现场,采访特色小摊,详细记录现有的方言特色产品的类型、销量及山东方言在售卖时起到的作用和顾客反馈。团队成员发现莱西啤酒节多以山东青岛方言的特色叫卖声为主要方式经过与啤酒节工作人员及文创类摊主交谈,了解到方言文化融合文旅开发尚存在若干难点,如“担心外地游客理解障碍”“担心方言有点土气会损坏品牌形象”等。此次调研所获信息为项目下一阶段的深化实施提供了基本依据。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发现了一面青岛方言宣传海报,记录了青岛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宣传海报与其它打卡点设置在一起,方便游客集中打卡,记录与方言词汇精神交融的一刻。海报上有“嘎啦(蛤蜊)”“稀罕人(惹人喜欢)”等多个青岛方言词汇,乡音俚语,正是地域文化最鲜活的注脚,每一个音节都凝结着当地文化的精魂。
本次调研不仅清晰揭示了方言文创在文旅市场的巨大潜力与现存问题,更让团队成员深刻体悟到山东方言的独特魅力,为项目深化提供了宝贵思路。未来团队将着力细化方案,积极推动地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驱动文旅产业的创新突破。
(审核 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