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点滴,成长印记”——2024级10班团支部周连磊
实习单位:聊城市茌平区菜屯镇人民政府 青年事务工作人员
在镇政府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录入各村上报的数据信息,包括保险、银行回执等信息,以及对审核过的文件盖章等工作。从这些大小事中,我了解到农村里关于各类保险与村内建设的信息,对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也看到了书记与其他工作者们前往一线验收、处理村民热线的劳碌场景,他们尽心尽力地负责态度令我动容。而我也在他们的感染下更加细心地整理每一份数据资料,认真整理办公室文件、打扫卫生,力所能及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让自己的心跳因基层工作更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
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辅导小学生课业的志愿活动,空闲时间也陪伴他们画画、做游戏,在此期间,我将在校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技巧,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学会了耐心,也懂得了教育的温度。
与同事们的合作,更是让我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与温暖,这段经历让我成长,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能以己之力发光发热,为他人、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这段实习,无疑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让我更懂基层,更懂责任,更懂奉献。
“指尖着意 脉续彝绣”——2024级5班团支部何依帆
实习单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彝绣馆实习岗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彝绣馆的实习,让我在琐碎与专注中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非遗传承的温度。我的个人日常工作从清晨的文件梳理开始:将前一日的订单登记表按绣品类型(服饰、挂件、装饰画)来分类归档,同步录入电子表格,标注客户特殊要求;随后检查库房绣线、布料的库存,及时补充后勤物料,确保绣娘们的创作不受影响。
午后,于我而言是技艺学习的时间。跟着馆里的阿婆练平针、盘针。起初,我绣出的线条歪歪扭扭,后来,我在反复练习中渐渐找到了手感,手艺越来越精巧,作品越来越具有观赏性。最近,我也开始尝试自己描绘彝族传统的太阳花图案,当笔尖在布面上游走时,我才体会到这每一笔都藏着祖辈的智慧,他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符号。
这段日子里,我慢慢从浩如烟海的文件柜标签里读懂规范,从源源不断的订单备注中看见用户需求,从一针一线的刺绣针脚间感受坚守。非遗传承不只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在这些具体的流程里,让古老文化有了鲜活的当代模样。我将把中华文化传承的重任扛在肩上,展示我的青年态度,将个人的小实践融汇成新时代的不竭力量。
“微处躬身 暖传青鸟”——2404级2班郝晓阳
实习单位:山东省青州市志愿者协会志愿公益岗
在青州市志愿者协会参与青鸟计划的这段日子,让我对“奉献”有了更具体的感知。我的工作主要围绕文件整理和物资发放展开,看似琐碎,却藏着实实在在的意义。
文件整理时,一页页登记着捐赠信息、活动记录的纸张,其实是无数善意的集合。把这些信息分类归档,让每一份爱心都有迹可循,仿佛在为温暖搭建一座整齐的“档案库”,心里会生出一种踏实的满足感。
而物资发放的工作,尤其最近给环卫工人送物资的经历,更让我触动很深。当把口罩、手套和消暑用品递到他们手上时,那些布满老茧的手接过物资,脸上露出腼腆又真诚的笑容,那一刻觉得所有的忙碌都值得。他们每天清晨就在街头忙碌,守护着城市的整洁,能为他们做一点小事,尽一份心意,是这段志愿经历里最温暖的片段。
这段时间让我明白,志愿工作不一定要做多么宏大的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用真诚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是在传递青鸟计划所倡导的爱与希望。
(审核 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