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挖掘山东方言资源在文旅市场中的应用潜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山东特色方言文创开发”的开展提供理论数据,7月19日外国学院“鲁音传承服务队”于淄博陶瓷琉璃馆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博物馆内及周边区域对游客、馆内商家、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共计访谈和填写问卷调查二十多次。同时,在博物馆各展厅及公共区域进行观察,记录方言使用相关的场景和现象。
经过调研发现,大约70%的年轻游客(18—35岁)对方言感兴趣,他们认为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特色标志。经过观察,团队成员发现目前以淄博方言为主题的文创产品较少,仅占文创产品总数的5%左右。主要产品形式有印有方言的明信片、帆布包等。部分商家表示,缺乏创意和市场推广是导致此类文创产品不太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方言文创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此次调研为项目进一步深化实施提供了思路。
调研返程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在八大局便民市场附近发现了一条淄博方言路,记录了淄博当地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这条马路上用黄色和白色油漆书写“在淄博心情刚滋”,兼用汉语拼音。生动体现着方言文化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独一无二的作用。
本次调研活动深入探究了方言在文旅市场中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其开发利用程度较低。通过深入挖掘方言文化价值,加强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创新,方言有望成为文旅市场的新亮点。未来将持续深入挖掘项目内容,助力地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审核 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