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公众号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外国语学院阳光男孩阳光女孩队开展“故里华章,多语传承——以多语形式宣传助力家乡传统文化破圈”社会实践活动

外国语学院阳光男孩阳光女孩队开展“故里华章,多语传承——以多语形式宣传助力家乡传统文化破圈”社会实践活动

  为助力家乡传统文化传播,7月29日,外国语学院“阳光男孩阳光女孩队”队员石朵、姜苗分别于山东省平度市、山东省滨州市展开了 “故里华章,多语传承——以多语形式宣传助力家乡文化破圈” 社会实践活动 。

  团队成员姜苗宣传了自己的家乡沾化区,沾化依偎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黄河的滋养让这里成为富饶粮仓和冬枣之乡,黄河文化也深深融入当地历史文化中。近年来,沾化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

  活动聚焦沾化特色文化,队员们发挥语言优势,围绕当地文化符号,通过资料整理、现场讲解、多语翻译等形式,向游客、当地居民讲述沾化故事,比如沾化冬枣的种植历史与独特风味、徒骇河的人文风情,让更多人了解沾化在黄河文化孕育下的独特魅力。

  团队成员石朵带我们走进了平度仁兆的沽河河畔,仁兆镇大沽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山青水绿,环境优美。据记载,西汉时期的“康王”刘寄曾葬在河畔。同时还有着有壮观的六曲山古墓群,墓群东南方向的即墨故城遗址,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战国末期著名的火牛阵即发生在此。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大沽河流域的辉煌过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国道204沽河大桥位于胶州市胶东街道,是仁兆镇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大桥全长3.4公里,是目前国内最宽的单体公路桥梁,它的建成使国道204和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在此汇合共线跨越大沽河,极大地完善了大沽河区域骨架路网,优化了胶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集疏运体系。

  此次实践,旨在以青春力量赋能家乡文化传播,借助多语种搭建文化交流桥梁,让沾化文化 “走出去”。队员们在亲身参与中,既提升了语言实践能力,也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用实际行动为家乡文化传承贡献青春智慧 。

  (审核 于永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