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对地方特色产业的认知,8月8号,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青衿探古实践队赴山东齐鲁棉花博物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探寻棉业文化脉络,赋能传统产业传播”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文化调研与创意实践,系统了解齐鲁棉花产业的历史价值与现代发展。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依次走进“棉花起源”“齐鲁棉业史”“纺织技术革新”等展区。队员们认真观看展柜里的百余件历史文献、棉花标本和老式纺织机具,不时停下脚步记录细节,一点点梳理出从宋元时期棉花传入山东,到近现代纺织业兴起,再到当代智能纺织技术发展的完整脉络。在“鲁锦织造技艺”等非遗文化展区,队员们驻足细看,认真研读展牌上关于“棉花谚语”的解读和“鲁锦纹样”的寓意介绍,相互讨论这些传统元素背后的文化内涵。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主动与其他游客交流,分享自己刚学到的棉花知识,比如不同历史时期齐鲁地区的棉花种植特点、老式纺织机具的工作原理等。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传统产业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现代技术的创新应用。通过实地走访,大家对齐鲁棉花产业的发展脉络、文化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资料收集、信息梳理和文化理解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切实提升。
(审核 姜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