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公众号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支教故事:在沙漠边缘种希望:记聊城大学援疆支教团团长彭秀清的成长答卷

支教故事:在沙漠边缘种希望:记聊城大学援疆支教团团长彭秀清的成长答卷

  二月的喀什还裹挟着料峭寒意,彭秀清带领聊城大学第七批援疆支教团60名成员踏上麦盖提县这片土地时,便将 “以心换心,以爱育爱” 作为行动准则。作为支教团团长与英语教师,她用几个月时间,在三尺讲台上播撒知识火种,在团队管理中搭建情感桥梁,在边疆热土上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自我蜕变。

  在教学领域,彭秀清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作为麦盖提县第一中学七年级13班的英语老师,面对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她没有丝毫退缩。深入分析班级学情后,彭秀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在课堂上,她运用生动的英语故事、有趣的互动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她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开展一对一的辅导,耐心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3月月考和期中考试中,她所带的七年级13班名次显著提升,与刚接手时相比进步了6名。这份成绩不仅是学生努力的成果,更是彭秀清辛勤付出的有力证明,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也让她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与意义。

  工作方面,彭秀清作为支教团团长,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她深知,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不仅能丰富支教团成员的课余生活,还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也能为当地带来更多积极影响。为此,她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带领支教团成员参观鲁疆文化交流中心,让大家深入了解鲁疆两地深厚的文化渊源与交流成果,增强文化认同感与使命感;在清明节期间,组织踏春活动和“缅怀先烈,传承精神”清明节实践活动,让成员们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铭记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开展观影活动,通过优秀影片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积极参与麦盖提县桃花节志愿活动,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展现支教团的良好风貌;发起“环保援疆播绿意,生态兴疆筑梦蓝”沙漠卫士志愿服务活动,带领成员们投身环保事业,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添砖加瓦。除了组织活动,彭秀清还时刻关注着其余59名同学的生活状况。无论是生活设施出现问题,还是成员遇到心理困扰,她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积极协调解决,成为大家信赖的知心朋友。同时,她积极协助两位带队老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安排,确保支教团工作有序开展。

  在思想层面,彭秀清不断提升自我,坚定理想信念。援疆支教的经历,让她深刻感受到祖国边疆地区对教育事业的迫切需求,也更加坚定了她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决心。在与当地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她深入了解了新疆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增进了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重要性。每一次组织活动、每一次解决成员问题的过程,都让她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得到进一步强化。她深知,自己不仅是一名支教老师,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彭秀清积极向支教团成员传递正能量,鼓励大家在支教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边疆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顾这段援疆支教时光,彭秀清感慨万千。教学上的突破、工作中的成长、思想上的升华,都让她收获满满。她表示,未来将继续保持这份热情与初心,无论身处何地,都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支教精神,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奋斗,让援疆支教的精神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审核 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