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公众号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聊城大学“筑梦‘黔’行志愿服务队举办“心与紫云律动,情与非遗共融”活动

聊城大学“筑梦‘黔’行志愿服务队举办“心与紫云律动,情与非遗共融”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助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7月27日至28日,聊城大学“筑梦‘黔’行”志愿服务队前往贵州省紫云自治县开展为期两天的“心与紫云律动,情与非遗共融”活动。

  作为苗族与布依族同胞聚居的县市,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中,蜡染、刺绣的非遗工艺与“亚鲁王”史诗世代延续、久负盛名,蕴含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累积的卓越智慧和认知经验。

  蜡染与刺绣——指尖与自然的浪漫对话

  贵州蜡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亦被称作"贵州蜡花",是流传于苗族聚居区的传统技艺,是苗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通过染缸,用蜡给白布上色,然后在布料上绣制精美图案的工艺,包括布面制作、蜡液制作、上蜡、浸染、脱蜡、缝合等十多道工序,以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

  贵州的苗绣同样颇负盛名。苗绣,花纹细致、工艺精湛,是指中国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也是以蜡为媒、以布为纸、以蓝为墨进行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的非遗工艺。苗族人民以针线为笔墨,将族人的创世神话、迁徙历史和细腻情感镌刻在服饰之上,用刺绣图纹具有了承载文化记忆。

  7月27日,志愿队成员前往紫云县非遗代表人所居之处,采取“走访调研、信息分析与成果汇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实地采访、参观学习”为主的非遗文化学习活动,认真参观学习蜡染和刺绣工艺,并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使用传统织布机,进行积极实践学习。在一收一放之间,蜡染白色布匹;在一针一线之间,研学刺绣工艺,切身实地感受苗族文化的无限魅力。在与非遗代表人的亲切交流中,队员们认真聆听、虚心学习,并实时做好调研记录,增进对蜡染和刺绣工艺的理解,激发出浓烈的兴趣,增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亚鲁王史诗传唱——英雄与民众的薪火相传

  酣畅大气,肃穆悠远,古老的歌声有一种震撼的力量,将两千多年前民族英雄与现世黎民百姓链接起来,让人心生敬畏。时间的长河里有这样一部民族史,没有文字,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先王的英雄传奇代代传唱,这就是苗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英雄史诗——《亚鲁王》。

  《亚鲁王》的创作年代与《诗经》处于同一个时代,《亚鲁王》所传唱的是西部苗族先祖的迁徙与创世的历史,主角“亚鲁王”是这支苗族的第十八代王,骁勇善战,深受民众爱戴,立下许多丰功伟绩。《亚鲁王》涉及到10000名左右的古代苗族人物、400余个古苗语地名,20余个古战场,保留了大量的在如今苗语中已经消失的古词古语,描述亚鲁王国前后近3000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堪称民族文化历史中的“活化石”,被誉为“苗族的百科大全”。

  志愿队成员们寻着历史的足迹,前往紫云自治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跟随讲解员的解说,在一条充满《亚鲁王》文化元素的长廊里,颂唱墙壁上的文字,学习亚鲁王祈福语,浏览着墙壁上古老精美的花纹图案,对亚鲁王文化产生初步的了解。随后,志愿队成员们来到一个放映厅,集体观看了两段关于“亚鲁王”非遗文化的宣传片。视频从亚鲁王文化的历史渊源、史料保护、发展历程、历史影响等多个角度深刻剖析《亚鲁王》的文化价值,详细阐释《亚鲁王》的文化内涵,令志愿队成员感触颇深,收获颇丰,同时通过访谈交流,加深了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共融。

  

  

  身怀绝技“蜘蛛人”——悬棺洞葬与攀岩运动的一脉相承

  在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攀岩技艺已有近2000年的传承历史,这里有着古老而神秘的悬棺洞葬遗址,在“燕子洞”原生态的悬崖绝壁上,更有徒手攀岩“活化石”、现代攀岩之父的苗家“蜘蛛人”……身怀绝技的“蜘蛛人”,起源于苗族祖先的洞葬文化,而随着洞葬传统的消失,徒手攀岩的技艺一直传承下来成为了景区的表演项目。

  7月28日,志愿队成员动身前往格凸河镇格凸河景区,继续这场发现与探索苗族非遗文化的多彩之旅。在格凸河景区,志愿队成员们跟随旅游向导的脚步,在“燕子洞”的悬崖绝壁之下观看“蜘蛛人”攀岩技艺表演,在“仙女足印”的潺潺流水之上打卡“世界攀岩基地”,在“通天洞”门的豁然开朗之中与非遗传承人和广大游客亲切交流,深入了解“蜘蛛人”非遗文化的发展历程与面貌,同时在大河苗寨的歌舞书画表演中仔细观看、试穿苗族民族服饰,切身实地感受苗族特色的文化风情。至此,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蜡染非遗人,传承致富绣;“蜘蛛”攀岩史,民族英雄诗。本次活动不仅使志愿队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紫云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增强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而且扩大了当地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宣传,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与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文化力量。

  (审核 孙哲)